Key Dates
2025年11月1日-11月2日
会期
2025年9月20日
注册费优惠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10日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现场注册日期
Registration/注册

席鹏

报告题目:

多维结构光超分辨与转盘共聚焦

报告人:

席鹏

所在单位:

北京大学

报告人简介:

席鹏,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AAM)会士,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现担任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和Advanced Photonics等五份SC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在Nature, Nature Method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90余篇,被引超过6000次。2016年获得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已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专利18项,编辑专著2部。担任Focus On Microscopy组织国际学术顾问,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美国光学学会成像光学设计技术组组长(2016-2019)等学术兼职。

报告摘要:

荧光偏振显微镜可同时解析荧光偶极子的强度与空间取向,在分子结构与生物大分子的动态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现有方法难以兼顾亚细胞尺度的偶极子取向信息与空间超分辨成像。为此,我们提出偏振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pSIM),并实现产业转化为Polar‑SIM系统。该系统融合超分辨重建与偏振解析,具备高保真、低伪影图像重建能力,并通过去离焦算法提升成像深度。此外,Polar‑SIM支持偏振与多色快速同时成像,为活细胞中亚细胞器互作等动态过程提供全新解析手段。

自1988年转盘共聚焦显微技术提出以来,其凭借快速、低光毒性体积成像能力,成为生物成像的重要工具。传统双转盘系统依赖微透镜与针孔阵列协同配合,并通过尺寸受限的二向色镜分离荧光,导致在成像视场与分辨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本研究基于多模高功率激光照明,并通过独特的分区转盘设计,开发出具备大视野、高分辨和实时体积成像能力的单转盘共聚焦显微技术,并产业转化为Nova-SD系统,为高通量三维生物成像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