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功能,光响应型组织黏附水凝胶用于软组织修复再生的研究
报告人:周飞飞
所在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报告人简介:周飞飞, 中共党员,2011-2015年,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士;2015-2020年,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博士;2020-2022年,浙江大学-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培养博士后,深圳市特聘D类人才;2022-2023年,任职于深圳大学总医院,研究员;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医用黏附材料的研发,3D生物打印及骨与软骨再生。已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一)兼通讯作者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materials, Acta Biomaterialia,Applied Materials Today等。申请且授权国家专利7项,国际专利2项。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自然面上及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青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浙江省健康人才发展协会会员。担任国际顶尖期刊Nano-Micro Letters (IF=36.3)青年编委。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启真杯”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奖,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浙江大学医学院 十佳大学生“杏林之星”,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年会青年论坛演讲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报告摘要:皮肤、肌肉、肌腱、韧带、软骨和血管等软组织往往容易受到损伤。目前,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依赖于自愈;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软骨缺损的情况下,由于软骨没有血管,没有神经,没有淋巴管,只有较低的自愈能力,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目前,一些传统疗法如骨髓刺激和关节置换术对缓解疼痛有效。然而,它们无法再生具有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健康透明软骨。严重的肌肉损伤常伴有不可控制的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大面积皮肤创伤(如三度烧伤和全真皮缺损)由于自愈能力有限,也难以愈合。自体皮移植常用于治疗大面积皮肤创伤;然而,由于供体不足或皮片坏死,治疗效果有限或失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人体软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由水凝胶状态。基于此,本研究从仿生角度设计了各种水凝胶,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