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用于检测和干预AD中Aβ寡聚化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报告人:权莉
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理化所,曾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南京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曾任淮阴工学院教授、江苏省高端医疗诊断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聚焦于荧光材料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疗中的应用研究。从分子设计出发,成功研发了靶向AD生物标志物的系列荧光探针及便捷检测技术。在 Alzheimer’s & Dementia、Chem. Commu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基金委、江苏省人才计划等支持。曾获淮安市十大发明专利奖、江苏省巾帼科技创新奖,并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兼任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江苏省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等社会职务
报告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特征在于β淀粉样蛋白(Aβ)的错误折叠与沉积。其中,可溶性Aβ寡聚物作为驱动疾病进展的关键因子,是极具潜力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本研究聚焦于AβC端双苯丙氨酸(FF)在病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利用其疏水特性,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近红外BF2-二吡咯甲烷荧光探针。该探针能够特异性识别可溶性与不溶性Aβ,尤其对寡聚物表现出高亲和力。机制研究表明,探针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FF位点结合,从而有效干预Aβ的自组装过程。此项工作不仅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型工具,也为通过靶向Aβ聚集来干预疾病进程开辟了新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