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携带lncRNA H19的血供良好的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报告人:谢艳
所在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报告人简介:
谢艳,女,1972年生人,副研究员,高级营养师。中国知网审稿专家,华夏文化促进会国医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骨健康管理专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骨科基础研究及药物研究工作,近些年专注于非编码RNA在骨科的研究及应用。共发表相关专业论文80余篇,获得专利7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厅局级科技成果奖13项,以第一主编出版著作12部,目前在研课题8项。
报告摘要:
目前血供不良是组织工程骨的一大弊端,常引起种子细胞缺血而死亡,导致组织工程骨丧失生物活性。此外,常用的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也因为不易获得且免疫源性等问题急需替代。基于此,我们研发了此可注射组织工程骨,解决上述问题。可用于填充不规则及小体积骨缺损。
众所周知,微小RNA(miRNA)可以以海绵吸附作用抑制蛋白的表达,且一个miRNA可以同时抑制几十甚至几百个蛋白的表达。而成骨成血管因子都是一些蛋白或大分子氨基酸。而一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同时以海绵吸附作用抑制若干miRNA的表达。因此,一个lncRNA可以同时促进若干蛋白的表达,包括这些成骨成血管因子。
我们发现,lncRNA H19(以下简称H19)可以同时调控miR-383-5p、miR-137-3p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成血管因子IBSP、RUNX2的表达。因此我们将转染了H19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缓释剂soluplus混合形成可注射骨缺损填充材料,由于soluplus 250mg/ml在35℃条件下1 min内可以由液体变为固态,因此,该材料适合作为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同时在小鼠体内证明该材料具有促进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的作用。而H19转染入BMSCs需要慢病毒包装,这增加了病毒突变的风险,而环状RNA(Circ-RNA)可以不需要病毒转做介质直接转染入细胞,我们将H19环化后形成Circ-H19转染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再与soluplus混合后形成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且证明其可以促进更多的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其成骨性能较H19更好。
后期我们准备在该可注射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固相的填充骨缺损的3D打印组织工程骨和填充软骨缺损的3D打印组织工程骨。为组织工程骨家族增加新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