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Dates
2025年11月1日-11月2日
会期
2025年9月20日
注册费优惠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10日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现场注册日期
Registration/注册

刘佳男

报告题目:

纳米探针用于大脑异常兴奋区域的局部给药

报告人:

刘佳男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报告人简介:

刘佳男,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获得者、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4/5)、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临港实验室2022年度“求索杰出青年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纳米感应探针以及探索其在基础神经科学方面的应用,在材料学、化学、神经科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交叉学科背景。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成果。担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审稿人。

报告摘要:

开发能够将药物特异性递送至过度兴奋脑区的无创技术,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大意义,但实现这种靶向释放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报道了一种钾离子(K+)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开发,该载体能够在神经过度兴奋区域实现局部药物释放。该纳米载体由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构成,其孔道通过冠醚功能化聚合物及Angiopep-2肽进行门控修饰,兼具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生理条件下,纳米载体能稳定负载治疗药物,而在细胞外K+浓度升高(神经元过度活跃的标志性特征)时特异性释放药物。在急性癫痫小鼠模型中,静脉注射的纳米载体可有效穿越血脑屏障,并在癫痫发作诱导的局部K+浓度升高时释放治疗药物,从而及时抑制病理网络活动并显著提高存活率。该策略为涉及局灶性神经元过度兴奋的脑部疾病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无创局部给药平台。 关键词: 药物递送系统;钾离子响应;耐药性癫痫;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