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肠道入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解析、预测与治疗新策略
报告人:缪养宝
所在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人简介:
缪养宝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口服药物递送。获得2023年“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项目、2021年“四川省高层次回国人员”。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会青年委员;杂志“Nano·TransMed”副主编,“BioIntegration”“TMR Integrative Medicine”编委,“View”青年编辑、“Exploration”青年编委和“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青年编委;其长期致力于无创靶向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余篇,ESI高被引文章2篇。包括Nat. Commun. (1篇), Sci. Adv. (1篇)、Adv. Mater. (2篇)、Adv. Funct. Mater. (3篇)、Adv. Sci. (1篇)、等。论文总引用次数他引2000多次,H-index:25。授权专利6项(2项美国专利、4项国家专利)。
报告摘要:
随着2011年微生物-肠-脑轴概念的提出,肠-脑轴相关研究的展开为探究肠道与脑健康的病因以及肠-脑轴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如何克服胃肠道的生理屏障,并在肠道中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递送药物,成为了关键的科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组以“机制发现→智能预测→精准治疗”为主线,系统开展了三方面创新研究:1)通过整合转录组与单细胞测序等多组学技术,结合标记追踪、多模态成像及免疫组化等多维研究手段,揭示“肠道巨噬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微环境中异常聚集并促进脑瘤进展”的新机制;2)基于脑病来源肠道,构建以肠道为窗口的无创智能预测体系,为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3)进一步开发出一种靶向肠道巨噬细胞的口服纳米药物平台,实现了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效递送,形成建立从机制发现到预测再到准治疗的完整创新链条。